Search

<授受動詞的內外關係>

Q:課本上看到這兩句對話。

誰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<授受動詞的內外關係>

Q:課本上看到這兩句對話。

誰が奈良を案内してくれましたか。
小林先生が案内してくださいました。

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境會有這樣的對話問答呢?為什麼兩句都用「くれる/くださる」呢?「くれる/くださる」不是「別人為我/我方做某事」嗎?
回答者為什麼不是說てあげる?還是因為回答者的身分是屬「我方」或朋友之類的?看不太懂這兩句對話是什麼意思。

A:在第三者之間的授受動作中,「てあげる」跟「てくれる/てくださる」的區別,就在於是否把「動作接受者」視為「自己人」,這裡的自己人包括親人、朋友、學校同學、公司同事等等。如果是自己人就要使用「てくれる」,如果是外人就使用「てあげる」。

林さんが買ってあげましたか。是林先生買給你的嗎?(將對方視為外人,所以用てあげる)

林さんが買ってくれましたか。是林先生買給你的嗎?/是林先生買給我們的嗎?(這裡將對方,也就是說話聊天的對象視為自己人,所以用てくれる)

一般而言,會跟我們說話聊天的人,都會跟我們有某種程度的關係,所以當對方接受他人恩惠時,習慣上都要使用「てくれる/てくださる」來表現,否則就會顯得見外而失禮。

PO文中句子的情境就是,發問者將對方視為是自己人,所以用「てくれる」。

A:誰が奈良を案内してくれましたか。是誰帶你參觀奈良的呢?(我把你視為是自己人,所以別人為你做的,就等同於為我們做的,所以用てくれる)
B:小林先生が奈良を案内してくださいました。是小林老師帶我參觀奈良的。

當然,這裡用「誰が奈良を案内してあげましたか」也完全符合文法,也比較符合初學者的理解。但這樣用就會把對方視為外人,在實用上通常不會這麼使用。

最後,我們來想一想, 「林先生買了咖啡給我妹妹」、「林先生買了咖啡給我同事鈴木先生」、「是林先生買了咖啡給你的嗎?」,用日文要怎麼說?

我妹妹、我同事鈴木先生,甚至是你都是自己人,所以這三句都要用「てくれる」。

林先生買了咖啡給我妹妹。→林さんが妹にコーヒーを買ってくれました。
林先生買了咖啡給我同事鈴木先生。→林さんが同僚の鈴木さんにコーヒーを買ってくれました。
是林先生買了咖啡給你的嗎?→林さんがコーヒーを買ってくれましたか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任職於開南大學應用日語學系。石の上にも三年。日々精進。
學日文沒有捷徑,訣竅就在於練習、練習,再練習。 教學相長,互相激盪。 我愛學日文。
View all posts